不平则鸣的意思,不平则鸣造句
不平则鸣(拼音:bù píng zé mí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不平则鸣指遇到不平的事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形容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不平则鸣,出处解释和例句
不平则鸣拼音:
「bù píng zé m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不平则鸣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不平则鸣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不平则鸣”。
成语故事
孟东野,即唐代著名诗人孟郊,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人。青壮年时流连诗酒,屡次参加进士考试均不中。直到公元796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中进士时,年已四十六岁。他一生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直至死后,还要靠朋友凑钱来埋葬。他终生以作诗为业,诗歌大都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生活窘困、仕宦不达的怨叹和愤懑,也有揭露封建士大夫的虚伪和势利之作。
孟郊的一生可谓艰难坎坷。他比韩愈大十七岁,才华也和韩愈相当,却一直不得志,反而因为得到韩愈的推崇才声名大噪。他多次考科举都失败,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欣喜之下写了《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过,孟郊不平则鸣的性格,使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即便中了进士,他也不能施展他的抱负。据说他在溧阳当县尉的时候,经常去溧阳城外赋诗,抒发情怀,以致荒废了政务。于是县令另外请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也把他的俸禄分了一半给代替他的人,孟郊穷困潦倒,没多久就辞职了。随后又辗转多次,最终任职河南,晚年在洛阳度过。
他的朋友韩愈很同情他的遭遇和处境,为了宽慰孟郊的抑郁情绪,特著文赠言,即《送孟东野序》。文中写道,大概各种东西不能处于平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是没有声响的,风吹动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是没有声响的,风激荡它,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跳跃,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快速,是有东西阻塞了它;水沸腾了,是有东西在加热它。钟、磬一类乐器本来是没有声音的,有人敲击它就会发出声响。人在言论上也是这样,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然后才表达出来,他们歌唱是有了思念的感情,他们痛哭是有所怀念。这就是不平则鸣的道理。
成语寓意
物遇不平,鸣以示人,这是物的机敏;人遇不平,语出提醒,这也是人的天性。历史上,现实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事屡见不鲜,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闻也不绝于耳。人们应该坚信,人的良知永远不会泯灭,扶弱济贫也必然是代代相传的美德与善举。只是在现实世界里,确有鱼龙相混,个别善于伪装的宵小使得“乱花渐欲迷人眼”,窃他人子女为乞丐、化身残障“碰瓷”求同情,结果造就了部分民众看似冷漠的内心。因此,人们首先应该修炼的,是明辨真伪和善恶的火眼金睛,然后对真正的弱者施以爱心之手,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不平则鸣例句:
成文用法
“不平则鸣”指遇到不平的事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形容对不公平的事表示愤慨。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运用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八回:“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失亲少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
作家·杨沫《青春之歌》二部二七章:“‘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大声疾呼——革命、救国。”
“不平则鸣”,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近反义词
近义词:鸣冤叫屈
反义词:忍气吞声 心平气和 称心如意
成语接龙
鸣锣开道 道骨仙风 风行草从 从容自如 如汤浇雪 雪窑冰天 天灾人祸 祸绝福连 连街倒巷 巷议街谈 谈笑风生 生功止过 过为已甚 甚嚣尘上 上根大器 器满将覆 覆酱烧薪 薪桂米珠 珠规玉矩 矩步方行 行侠好义 义不容辞 辞赋风骨 骨软觔麻 麻姑献寿 寿比南山 山崩地陷 陷落计中 中流砥柱 柱石之坚 坚壁清野 野人献曝 曝骨履肠 肠肥脑满 满腹疑团 团花簇锦 锦囊佳句 句比字栉 栉霜沐露 露红烟绿 绿树成荫 荫子封妻 妻离子散 散伤丑害 害人不浅 浅尝辄止 止于至善 善自为谋 谋图不轨 轨物范世 世态人情 情景交融 融为一体 体无完肤 肤见谫识 识明智审 审几度势 势不可当 当风秉烛 烛照数计 计功受赏 赏一劝百 百事大吉 吉祥如意 意马心猿 猿鹤虫沙 沙里淘金 金谷酒数 数米而炊 炊沙作饭 饭囊酒甕 甕里酰鸡 鸡虫得失 失张失智 智勇兼全 全始全终 终南捷径 径情直行 行浊言清
谜语
“不平则鸣”为谜底的谜语
1.叫屈(打一成语)
2.仄声(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