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忠报国的意思,尽忠报国造句
尽忠报国(拼音:jìn zhōng bào guó)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
尽忠报国(忠:赤诚无私,竭诚尽力)指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连动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尽忠报国,出处解释和例句
尽忠报国拼音:
「jìn zhōng bào guó」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尽忠报国解释:
忠:赤诚无私,竭诚尽力。报:报效。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尽忠报国出处:
《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尽忠报国”。
成语典故
颜之仪是南北朝时期北周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当时的北周,依仗国强势大,经常挑起事端,多次进攻南方城池,掠夺大批财物。周宣帝不按国家法令办事,行政混乱,随意发布命令。颜之仪见此情形,直言劝谏,一点情面也不留。周宣帝对他非常反感,一次曾经想杀他。朝中大臣们一直为颜之仪求情,周宣帝才饶恕了他。
周宣帝当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年幼的周静帝继位。这时朝廷大臣刘防、郑泽想让战功卓著、大权在握的外戚将军杨坚做丞相,辅佐周静帝,却又担心大臣们不服,就伪造了周宣帝遗诏,请颜之仪签署发放。颜之仪知道周宣帝生前没有留下这样的旨意,坚决不肯签署伪造的遗诏。杨坚听说后,既气又急,便叫刘防把起草好的诏书给颜之仪送去,颜之仪义愤填膺,指着刘防骂道:“如今皇上崩驾,新主年幼,你们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为什么偏偏要把皇室大权送给别人!我颜之仪唯有一死而已,不能欺骗、背叛先帝!”
刘防见颜之仪不愿屈服,就代替他签署了遗诏。杨坚掌权后,就把颜之仪贬到西疆当郡守去了。
成语寓意
五千年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有无数的英烈前赴后继、以生命和热血报效祖国。虽然他们处境艰辛,受尽磨难,但是其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精神却代代相承,激励着子孙后代立志报效祖国,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忠报国之举。屈原、陆游、文天祥、辛弃疾、岳飞、陆秀夫、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舍生忘死,倾尽一切,无数爱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至死不渝,成为人们敬仰的爱国楷模,受到历朝历代世人称赞。成语告诉人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侵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兴亡,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报效祖国,也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尽忠报国”指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连动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尽忠报国例句:
元·脱脱《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明·郭勋《英烈传》第三回:“尽忠报国,乃臣子之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五回:“县官虽小,事情却大,作那一处的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尽忠报国,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回:“小人又见宁师老爷看了书信,十分欢喜,说叫老爷好好办事,尽忠报国,还教导了小人好些好话。”
他从小就立志要效法岳飞,尽忠报国,因此投身军旅。
尽忠报国近反义词
尽忠报国近义词:忠心耿耿 精忠报国 捐躯报国 为国捐躯 忠君报国
尽忠报国反义词:卖国求荣 卖身投靠
尽忠报国成语接龙
尽忠报国 国计民生 生拉活拽 拽巷逻街 街巷阡陌 陌路相逢 逢君之恶 恶恶从短 短垣自逾 逾年历岁 岁暮天寒 寒气逼人 人己一视 视民如伤 伤弓之鸟 鸟语花香 香轮宝骑 骑驴倒堕 堕云雾中 中原逐鹿 鹿走苏台 台阁生风 风中秉烛 烛照数计 计不反顾 顾盼自雄 雄才大略 略知一二 二八女郎 郎才女貌 貌美如花 花街柳巷 巷尾街头 头昏目晕 晕晕沉沉 沉浮俯仰 仰屋著书 书生之见 见贤思齐 齐心并力 力可拔山 山摇地动 动心忍性 性烈如火 火山汤海 海天云蒸 蒸蒸日上 上嫚下暴 暴敛横征 征名责实 实心实意 意料之外 外合里差 差强人意 意广才疏 疏不闲亲 亲冒矢石 石烂江枯 枯脑焦心 心劳意冗 冗词赘句 句比字栉 栉霜沐露 露水夫妻 妻荣夫贵 贵贱无二 二心两意 意味深长 长久之计 计日指期 期期艾艾 艾发衰容 容膝之地 地老天荒 荒子孱孙 孙康映雪 雪花飞舞 舞刀跃马 马放南山 山复整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