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意思,掩耳盗铃的近义词,掩耳盗铃的反义词,掩耳盗铃造句,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该成语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其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掩耳盗铃,出处解释和例句
掩耳盗铃拼音:
「yǎn ěr dào lí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掩耳盗铃解释:掩耳盗铃的意思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比喻自欺欺人。
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掩:遮蔽,遮盖;
掩耳:捂住耳朵不听。
盗:偷窃;劫掠。偷。
铃:铃铛,用金属做成的响器。
掩耳盗铃出处: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
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掩耳盗铃”。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贪婪而又愚蠢的人,自己不愿劳动,见到别人的财物,总要想办法弄到才心安。
有一天,他听说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便急忙赶到范氏家去,想趁乱捞点儿油水。谁知范氏家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他好不懊恼,真后悔白跑这一趟。
突然,他发现院中柴堆里露出一片亮光,便走过去,扒开横七竖八的柴火一看,原来是一口大钟。他仔细审视了一番,断定这口大钟是用上等的黄铜做成的,不禁喜出望外,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他迫不及待地去背钟,可是那钟又大又高,沉甸甸的,不要说背了,连移动一下都不可能。
眼看快到手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他急得团团转。就在这时,他在院墙脚看见了一把大铁锤,心里顿时有了主意,高兴地自语道:“真是天助我也。”他忙不迭地抡起铁锤,狠狠地朝大钟砸下去,想把大钟砸成碎块,然后再用麻袋装回去。可是,大钟发出的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并且,那“嗡嗡嗡”的余音久久地在院子上空回荡,把他的耳朵都要震聋了。他很害怕别人听见了钟声会跑来抢他的钟,就赶快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于是,他听不见钟声了。
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一定听不见,就放心大胆砸起钟来。每砸一下,都要用双手括住耳朵,待钟声响过后,才松开手再砸。这样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成语寓意:掩耳盗铃的寓意和道理,掩耳盗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掩耳盗铃成语运用
掩耳盗铃成文用法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多用以讽刺那些做事不想让别人知道,却偏偏又引起他人注意的人。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
掩耳盗铃例句:掩耳盗铃造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
近以国用匮乏,议加田赋,加关税,以至搜索赎锾,且有“无碍官银”之说。夫既曰官银,那有无碍之理,真掩耳盗铃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朝觐官进献》
又谁知不幸的他,却巧听见了这几句私语。他想作掩耳盗铃之计,想避去这一种公然的侮辱,只好装了自己是不在楼上的样子。 现代·郁达夫·《离散之前》·三
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名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四·答江德功书十三首》·其一O
寡人为寻刘倩倩,借名讨贼而来,只说掩耳盗铃,假意要与真情互见。 清·李渔·《玉搔头·媲美》
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 现代·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
引盗入室,斩之非义,一顶绿头巾终脱不去,徒然掩耳盗铃,不贻笑士林耶? 清·吴炽昌·《续客窗闲话·某制军夫人》
是即是两个恶贼,只解掩耳偷铃。 宋·重显·《雪窦四集·颂古集》
(贾政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清·曹雪芹·《红楼梦》·九
明·赵弼《钟离叟妪传》:“今若宿驿,正犹掩耳盗铃也。”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现代·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
他在别人面前总是装出一副纯洁无辜的样子,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就像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在现代社会,任何试图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逃避责任的行为,最终都会被揭露出来。
掩耳盗铃的近反义词
掩耳盗铃的近义词:掩目捕雀、自欺欺人、掩鼻偷香、欺人自欺、弄巧成拙
掩耳盗铃的反义词:开诚布公、开诚相见、推诚相见
掩耳盗铃的同义异形
掩耳盗铃的词组:掩耳盗钟、掩耳偷铃、盗钟掩耳、窃钟掩耳、塞耳盗钟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人看到别人家里有一口钟,想悄悄地拿走,可是钟又太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连搬也搬不动。他左思右想,总算想出了个“好办法”, 就是把钟打烂,一块一块地拿回去。于是他乐滋滋地拿起锤子去打钟。但他刚刚一敲,钟就发出“匡, 匡, 匡”的巨大响声。他想钟声被人听到,钟岂不是要被别人抢走么?他想了一会又高兴起来, 如果把耳朵捂住,不是就听不到了么?于是,他把两只耳朵紧紧蒙住,拼命地撞击大钟,结果别人听见钟声,就跑来把他捉住了。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掩耳盗铃打一正确生肖,掩耳盗铃是什么生肖,掩耳盗铃打一生肖,掩耳盗铃打一准确的动物,掩耳盗铃一打最佳一肖,掩耳盗铃打一精准一肖,掩耳盗铃开过什么生肖
生肖是鸡。因为“掩耳盗铃”中的“耳”字谐音“儿”,而鸡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一个耳朵不外露的动物,其耳朵被羽毛覆盖,不易察觉。
解释:在“掩耳盗铃”这个成语中,盗铃的人试图通过掩耳来阻止自己听到铃声,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人发现。鸡的特点是它的耳朵被覆盖在羽毛之下,从外观上看起来就像是没有耳朵一样,这与成语中掩耳的行为相呼应。而其他生肖的耳朵都是外露的,唯有鸡的耳朵不明显,这使得鸡成为了这个谜语的答案。此外,“铃”字在这里可以象征闹钟,而鸡是著名的晨鸣动物,每天定时打鸣,如同闹钟的提醒作用。
掩耳盗铃文言文
掩耳盗铃
【作者】吕不韦 【朝代】先秦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掩耳盗铃的道理,掩耳盗铃的寓意,掩耳盗铃读后感,掩耳盗铃寓意
掩耳盗铃的道理是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却偏要设法掩盖,结果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意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续写,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