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的意思,礼尚往来造句
礼尚往来(拼音:lǐ shàng wǎng lá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注重相互往来,多用于人际关系;也用于比喻施以怎样的行为,即以怎样的行为回报。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礼尚往来,出处解释和例句
礼尚往来拼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礼尚往来解释:
礼:礼节。尚:崇尚,重视。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礼尚往来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礼尚往来”。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当时鲁国政权掌握在季孙、孟孙、叔孙三家手中,以季孙权力最大。当季平子死了以后,其家臣阳虎(亦称阳货)囚禁了其子季桓子,专了季氏的政,这也就相当于专了鲁国的政。阳虎为了加强治理能力,便想拉拢孔子出来做官,以壮大自己的声势。
据说,有一天,阳虎专程去看望孔子,孔子闻知后即借故不见他。阳虎就想了一个让孔子见他的办法,他再次去看望孔子的时候,给孔子留下了一只烤乳猪,因为他知道孔子是最讲究“礼尚往来”的。果然,孔子见了礼物后,不得不去拜谢回访,但孔子也很聪明,他找了一个阳虎不在家的时间。不过,让孔子没想到的是,在路上,两人还是相遇了。
成语寓意
在周人看来,“礼尚往来”应该是全民性的。《礼记·曲礼上第一》中明确说,礼的原则,是要求自己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当小贩的那样身份低微的人,也都有自尊心,也都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何况那些既富且贵的人。富贵者懂得礼仪,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者懂得礼仪,就不会失去这里把礼尚往来的本意说得清清楚楚了,就是尊重人的自尊心,就是相互“劝进”。
礼尚往来是一种礼貌,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礼”可以是礼品、礼物,也可以是一种礼节、礼貌,还可以是相互的帮助与支持。礼品、礼物的交换,是为了联络关系,增进感情。人与人交往,讲求平等、真诚、适度。真诚之下,礼物甚至礼节都是次要的外在表现。缺乏真诚,即使礼品丰厚,礼节周全,也失去了相互交往的真正意义。
人与人的交往中,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社会生活中,礼尚往来却非常容易出现偏差。普遍存在的是炫耀攀比之风,或者是送礼行贿之风,这些都大大地超越了度,属于致人不仁不义的恶俗。在礼品上炫耀贵重,是要以财压人,给人带来不快;为了利益行贿送礼,更是增加人的贪欲,致人违法。这些行为实际上都失去了“礼”的本义。
成语辨析
礼尚往来—投桃报李
“礼尚往来”于“投桃报李”意义相近,两者皆有相互赠礼的含义;区别在于“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注重相互往来,更加侧重于礼节;“投桃报李”指送给我桃子,回敬他李子,用来比喻相互赠送答谢,更为侧重答谢。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礼尚往来”指在礼节上注重相互往来,多用于人际关系;也用于比喻施以怎样的行为,即以怎样的行为回报。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礼尚往来例句:
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礼有报而乐有反。”裴骃集解引孙炎曰:“报谓礼尚往来,以劝进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进士归礼部》:“夫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蔺)相如亦请于秦王曰:‘礼尚往来,赵既进十五城于秦,秦不可不报。亦愿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宋·胡寅《斐然集》:“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
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
礼尚往来近反义词
礼尚往来近义词:互通有无 有来有往 投桃报李 以礼相待 报李投桃 贪污受贿
礼尚往来反义词:一厢情愿 来而不往 一相情愿
礼尚往来成语接龙
礼尚往来 来者不拒 拒之门外 外宽内明 明窗浄几 几次三番 番来覆去 去粗取精 精疲力倦 倦鸟知还 还淳反朴 朴讷诚笃 笃定泰山 山公倒载 载笑载言 言必有物 物华天宝 宝马香车 车载船装 装疯卖俏 俏成俏败 败国丧家 家散人亡 亡羊之叹 叹老嗟卑 卑躬屈膝 膝行而前 前功尽灭 灭门绝户 户枢不朽 朽骨重肉 肉颤心惊 惊心骇神 神龙马壮 壮志凌云 云飞烟灭 灭景追风 风移俗变 变贪厉薄 薄情无义 义愤填膺 膺箓受图 图财害命 命中注定 定于一尊 尊古卑今 今月古月 月满则亏 亏心短行 行师动众 众志成城 城北徐公 公子哥儿 儿女英雄 雄飞雌伏 伏虎降龙 龙潜凤采 采凤随鸦 鸦雀无闻 闻风远遁 遁逸无闷 闷海愁山 山穷水絶 絶妙好辞 辞微旨远 远谋深算 算沙抟空 空腹便便 便辞巧说 说来话长 长斋礼佛 佛性禅心 心满意足 足蹈手舞 舞文饰智 智藏瘝在 在人耳目 目击道存 存心养性 性命交关
礼尚往来相关谜语
“礼尚往来”为谜底的谜语
1.敬人者,人恒敬之(打一成语)